為挽救港人視力預防青光眼, 奧比斯聯合港大醫學院眼科學系並肩推出「視」不宜遲——青光眼人工智能ROTA篩查計劃,計劃在第一階段(2023年6月至2024年5月)邀請逾3000個隨機選定的南區、觀塘及大埔區公屋住戶在(1)香港大學眼科中心,(2)基督教聯合醫院J座8樓及(3)大埔地區康健站作青光眼篩查。邀請信隨機寄出到公共租住房屋,50歲以上的合資格住戶可憑信件及住址證明網上預約,每戶名額2個, 計劃獨特之處在於採用了ROTA,這是一項用於檢測早期青光眼的專利技術。此計劃能夠為需要進一步治療的患者提供轉介服務,以到公立或私家眼科門診跟進治療。第二階段自2024年10月10日起開展,計劃會在原定三區繼續進行,同時為來自不同區域的50歲以上合資格公屋住戶服務,名額有限,敬請預約。
「視」不宜遲!
全城預防青光眼
奧比斯X香港大學眼科學系「視」不宜遲—青光眼人工智能ROTA篩查計劃的第二階段,即將於10月10日世界視覺日展開,此階段在原來選定的南區、觀塘及大埔區拓展篩查外,更延伸為來自不同區域的50歲+合資格公屋住戶服務,名額有限,敬請預約。
青光眼人工智能Rota篩查計劃(第二階段)
立即網上預約奧比斯x香港大學眼科學系「視」不宜遲—青光眼人工智能rota篩查計劃第二階段
青光眼人工智能
Rota篩查計劃
檢查項目包括:
「青光眼篩查並未在社區常規進行,因為假陽性和假陰性診斷很常見,而且我們缺乏可靠的篩查技術。ROTA是一項創新技術,可以無創、無接觸地檢測視網膜上的視神經纖維,有助早期發現並有效地檢測青光眼。」
甚麼是rota?
一種由港大醫學院眼科學系的研究團隊帶領開發的專利技術。¹,² 透過使用標準的光學相干斷層掃描(OCT),ROTA以高解像度直接觀察視網膜上的神經纖維,顯著地提高了早期檢測青光眼所造成視神經損傷的準確性,包括在黃斑區以內和外的受損。相比於使用OCT網膜神經纖維層厚度分析的現有標準,ROTA可以將早期青光眼的診斷敏感度提高多達30%。研究結果已刊登在兩本領導性的學術期刊上——《自然生物醫學工程》和《眼科學》。該項目的完成將有助於識別未被診斷出的青光眼患者,並了解香港青光眼的患病率和風險因素。
ROTA圖像上的視神經受損
人工智能識別出視神經受損的位置
青光眼是全球致盲元凶之一,對視力造成的傷害更是不可逆轉。「視」不宜遲—青光眼人工智能ROTA篩查計劃推出,奧比斯與港大醫學院得以透過科技與世界各地的眼科團隊聯繫及加強救盲力度,與此同時標誌著一種新的基層醫療模式,守護香港市民的眼睛健康。
了解更多青光眼「高危群組」
有冇我份?
年長者
需長期外敷内服類固醇
家族成員有青光眼或高眼壓患者
高度近視或遠視
患心血管疾病、高血壓或糖尿病
長期偏頭痛/睡眠窒息症/眼睛曾受傷
參考
[1] Leung, C.K.S., Lam, A.K.N., Weinreb, R.N. et al. Diagnostic assessment of glaucoma and non-glaucomatous optic neuropathies via optical texture analysis of the retinal nerve fibre layer. Nat. Biomed. Eng 6, 593–604 (2022). https://doi.org/10.1038/s41551...
[2] Leung CKS, Guo PY, Lam AKN. Retinal Nerve Fiber Layer Optical Texture Analysis: Involvement of the Papillomacular Bundle and Papillofoveal Bundle in Early Glaucoma. Ophthalmology. 2022 Sep;129(9):1043-1055. doi: 10.1016/j.ophtha.2022.04.012. Epub 2022 Apr 22. PMID: 35469924.